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(3篇)(范文推荐)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(3篇)(范文推荐),供大家参考。

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(3篇)(范文推荐)

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,写一篇心得体会,记录下来,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。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?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,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。

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篇一

位于大洋洲的汤加虽属热带雨林气候,8月旱季,海风轻拂,椰林婆娑,阳光格外艳丽。

这是和平方舟第二次来到汤加。汤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,当和平方舟渐渐驶近码头时,汤加代理首相塞密西·西卡、中国驻汤加大使王保东,当地民众、华人华侨和中方机构代表已在码头迎接。

和平方舟再次造访的消息不胫而走。旅居汤加的澳大利亚籍老人彼得·哈特左眼长出翼状胬肉,已遮盖瞳孔,急需手术。当地医生告诉他,中国医院船就要来啦,“中国医生一定能治好你的病”。

这位68岁的老先生对中国医院船充满期待。4年前,当和平方舟首次抵达汤加时,这里的民众对远道而来的“大白船”还有点将信将疑。孙涛院长说,和平方舟如果是第一次造访某港,有个规律:头两天前来求诊的民众往往不多,也就上百人,但越是往后民众来得越多,因为口口相传,最后两天甚至会有上千人挤爆码头。

中国医生的医术和服务已获汤加民众交口赞誉,“中国医生23分钟取出4年前的子弹”,更是传为美谈。那是一位名叫大卫·玛卡的27岁汤加小伙子,20__年在美国旧金山遭遇枪击,当时身中2弹,腹部的子弹已被医生取出,但位于左胸深层的子弹因定位困难、手术风险高,仍留在体内。

和平方舟上的外科医生张剑获悉后,手拿着金属标志物引导x光片操作技师拍片,陪着病人一起接受x光照射,从早晨8点到中午11点前后6次拍片,才初步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大致所在。3名b超技师又联合为病人做了超声波扫描,最终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位置。

孙涛说,虽然子弹定位了,但病人体重达135公斤,全身麻醉的风险很大,于是决定实施局麻。他带领船上的10名专家会诊,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。下午4点,医护人员将病人送进手术室;一会儿,主刀医生张剑出现在玛卡夫人面前:“这就是从您丈夫体内取出的9毫米子弹头。”

和平方舟抵达努库阿洛法港的次日,彼得·哈特就登船就诊,并于当晚成功接受了手术。

在即将告别汤加前举行的甲板招待会上,中方军乐队演奏起了汤加名曲《鸟的天堂》。坐在前排的汤加王国皇室公主皮洛莱乌·图伊塔感到十分意外,然后激动地鼓起掌来。她说,这首曲子是我祖母的得意之作,曲调非常美丽,但演奏的难度也很大,没想到中国海军演奏得这么流畅,“可见你们对汤加皇室和汤加文化非常尊重”。

在汤加的短短8天时间里,和平方舟共完成诊疗5532人次,各类辅助检查2598人次,手术34例。这在汤加10.8万的总人口中,所占的比例可不低啊!

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篇二

“如果我能活到100岁,还有5%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”

“这一年来,我丝毫没有松懈,而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……我诚恳地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,请党组织审查。”

20__年12月26日下午,96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红色的围巾。在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如期转正,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
“我回国不后悔,干麻风病防治工作不后悔……我想把有限的日子,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。”老人一字一句地认真向党组织汇报着预备期的心声。声音中饱含岁月打磨过的笃定,颈间的红围巾和党旗相互映衬,鲜艳无比。

预备期这一年里,李桓英仍奋斗在一线。2020__年初,她悄悄打包,准备再次出发前往云南。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,更惦记着尚未解的麻风病发病机制。“我身体没问题,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没有复发,他们的亲属有没有潜在感染。”

一如她20__年对着党旗承诺:“如果我能活到100岁,还有5%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,更加坚定跟党走,为医学事业继续奋斗!”

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李桓英,曾于1946年留学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,毕业后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批官员,她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7年,被派往亚洲、美洲的许多国家,为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做出了努力。

1957年,在李桓英为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期满时,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,期约5年,她婉言谢绝,瞒着家人,只身一人绕道伦敦,几经周折,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。

时年37岁的她,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,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,开展“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”“麻风抗原检测”等。

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,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风菌脂质抗原(pgl)提取成功。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,至今,李桓英左右手臂上还留有清晰可见的疤痕。

1970年,李桓英来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,在这里,她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。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,历来是备受歧视的、致残的“不治之症”。

当时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,最人道的处理,是把他们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,让其自生自灭。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:“我当初回国就是为了帮助祖国的同胞!”

李桓英决定,攻克麻风病。

1978年,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、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。从此,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。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,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,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,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了疾苦。

1996年,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,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,被称为“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”。

“很多人问过我,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,为何选择回国?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,因为我是中国人,不能忘本。”

李桓英说:“回国,我就一个目的,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我养我的地方,不愧是个中国人。”

“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,你是做得最好的!”

1979年春天,李桓英第一次前往云南西双版纳考察麻风病情,那时的西双版纳3个县,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麻风寨。过去,由于缺乏特效药物,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、歧视和偏见,麻风病人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。

“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!”为了拉近与麻风患者的感情,李桓英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衣服和面具,走家串户给病人做检查,甚至与病人见面时总是握手拥抱拍肩膀。

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和远离人群,寨子里的人们对治疗既缺乏信心,又难以适应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要求,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,把送来的药丢进水塘里。

李桓英听闻,十分着急,亲自上门送药,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,饭捧起就吃。时间一长,寨子里的村民都传:“村寨来了个女医生,不怕麻风!”

“我们做医生的是没有恐惧的,我走遍世界,恐惧对我不是个事儿。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——让你们亲眼看看我能治好它!”

李桓英还会教麻风病人穿鞋。“早晨和晚上,你们要这样。”手一下子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,“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,再穿上”。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,甚至,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。李桓英不怕脏,就是为了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自我防护方法。

她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大家对麻风病的歧视,不断向人们证明:麻风病是可治之症,麻风病人并不可怕。

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,高龄的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、贵、川贫困边远地区,7个地州、59个县,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。

在她的努力下,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,1990年的泼水节,他们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,作为一个行政村,被正式划入勐仑镇,李桓英为它取名为“曼南醒”,意思为“新生的山寨”。这一天,李桓英和人们一块儿跳起了傣族舞蹈。

1998年,李桓英在第xx届国际麻风会议上作了《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》,报告结束后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。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:“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,你是做得最好的!”

“治愈患者带来的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”

“治愈患者带来的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”。李桓英对患者的关心不仅仅体现在治好他们的病痛,更如同亲人一般,时刻给予他们温暖,为他们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。

1993年年底,云南省文山县有一位女生在临近高考前不到半年,被诊断患了麻风病,李桓英得知情况后非常着急,赶去为她仔细检查:“现在得了麻风,就像得了一块皮肤癣,只要联合化疗一周就失去传染性,你可以边学习,边治疗,最多两年就能治好,放心吧。”

李桓英还鼓励她一定要好好学习,考上大学,不能自暴自弃。因联合化疗中有一种药物会造成皮肤染色,李桓英又与当地医生一起,为这位女学生设计专门的治疗方案,并请当地的医生一定要保证她的治疗,不要影响学习。过后,李桓英仍然惦念着这位女学生,曾多次打电话、写信询问她的情况。后来,这位女学生真的考上了大学,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。

麻风病是一个“穷”病,大多数麻风病患者的家境都不是很好,李桓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关怀和体贴。

20__年3月,热研所麻风室接诊了一位24岁麻风患者小马,小马生长在一个麻风病高发家庭,家里有5人患麻风病。李桓英无条件接收了这一家5位患者来京免费治疗。经过两年的治疗,他们的麻风病已基本治愈。一次复诊中,李桓英教授看到小马的手已破溃感染,并得知他一家租住在平房,生活十分拮据。“患者这么年轻,一定要为他的将来着想。”她既着急又心疼,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1000元钱给了他们。

有条件干,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干。行医70余年,这就是李桓英的行事风格。

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,由于山高路险,道路崎岖,她曾经4次遇险,2次翻车,2次翻船。

她遭遇过最严重的翻车是从翻滚的汽车前窗挡风玻璃甩出去10多米,躺在覆盖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昏了过去。连车带人滚下坡底的同志们从车中爬出来,大声呼喊她。她才反应过来连声呼喊:“我在这里!”但是她爬不起来,李桓英歪头一看,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红鲜血。这次车祸导致她两侧锁骨和3根肋骨骨折,头部外伤缝了7针。大家都劝她好好休养,她却缠着厚厚的绷带、打着石膏投入了新的工作。

20__年,已是94岁高龄的李桓英,不顾膝关节手术后的行走不便,再次来到云南。一进寨子,那些当年经她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就像见到了亲人,眼含激动的泪水,扑上来就喊:“李妈妈,您回来了!”他们的子孙听说李桓英回来的消息,也纷纷请假,从打工的城市赶回寨子,只为见上李桓英一面。在他们心中,李桓英就是改变她们命运的“贵人”。

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篇三

“我想先跟大家说一个数字,‘3000’。大家知道3000代表了什么吗?”李永翠说,“这是在自动化码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,我们开过的技术研讨会的数量,而每一个研讨会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难题。”

“我们的开局——很难。”

截至20__年,全球已经建成了三十多个自动化码头,但我国,乃至亚洲,却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码头。

20__年10月23日,青岛港成立了以张连钢为组长的自动化码头项目组,正式开启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征程。

当时,整个项目组陷入特别焦虑、特别迷茫的状态。最后还是“连钢创新团队”的主心骨——连钢组长拍了板儿:我们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,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动化码头!而且,一定要建成世界上最好的自动化码头!

“开局决策难,决策之后开始的码头设计——更难。”

设计之初,团队面对的是只有一条海岸线和一片待平整的土地,成员几乎天天熬夜,白天讨论、晚上“恶补”相关领域的知识,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分析报告

随着信息的汇总和无数次碰撞、讨论,经过反复不断地推倒-重建-再推倒-再重建,码头轮廓一点一点成型。

“仅仅是出入集装箱卡车的闸口布局,我们前后总共设计了40多稿方案,”李永翠说,为了确保生产流程能够顺畅运转,仅流程测试案例就编写了7000多个,反复测试达十万多次。

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,是一个个通宵达旦,是一次次挑战极限。就这样,“连钢创新团队”仅仅用了15个月就完成了码头的方案设计,要知道,在国外,这项工作至少需要三年。

“设计完成了,码头开始建设,又是——难上加难!”

15个月历经千辛万苦孕育出完整方案。20__年5月11日,团队自主设计、自主建造、自主运营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开业!不同于欧美,“连钢创新团队”的自动化码头,不仅创出了开港效率全球最高纪录,而且让高高在上的“贵族码头”第一次走下云端,成为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商业化运营的“中国方案”。

推荐访问:观后感 楷模 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(3篇)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字(3篇)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000字